2014年11月26日 星期三

【組車】鬥士的修練(一)手工研磨高硬度輕量化組合胎

這篇不討論最基礎的組輪胎方式(雙面膠黏輪胎大法),而是要來看看最近最夯的組合式輪胎。先來看看一般市面上可以買到的輪胎的重量,大徑混碳框與硬質白胎的重量是 22.58g (西滴.....粉重)。
全新未拆包裝,因為完全忘記要重量照相所以只好拿新的來量 XD
全新未拆包裝,因為完全忘記要重量照相所以只好拿新的來量 XD
再來我們看看手工製造成品的組合胎,一樣是大徑混碳框 + 加工後的超薄黑胎 + 藍色海棉胎 的重量是 8.19g (喵的!有沒有搞錯...)。

半成品剛把胎磨好切完,藍色海棉胎部分還沒處理的狀況下
半成品剛把胎磨好切完,藍色海棉胎部分還沒處理的狀況下
其實很多人誤以為輕量化的重點是車身,但自從買了電子秤才發現整台車最重的部分,輪胎占了絕大部分。

Tamiya規則是胎寬 1cm 所以我們要符合規定喔
Tamiya 規則是胎寬 1cm 所以我們要符合規定喔
薄胎之所以會流行,跟軌道開始有跳台斜坡與斷軌需要避震回饋有很大的關係。理論是橡膠胎越薄越不容易回彈(但應力會直接造成車身軸承等部品損耗...),橡膠胎磨薄後回彈率很低,可以有效的支撐重量。海棉胎的部份,除了讓整個輪胎合乎比賽規則的 1cm 寬之外,其實海棉胎的特性是緩衝吸震強,也是一種軟性的支撐。

處理完成的海棉胎
至於為啥要用組合胎?其實很簡單,就是把兩種材質的特性混搭在一起。在不到海棉胎最大回彈前,讓橡膠胎支撐重量,造就穩定的降落姿勢。不過到這就不能延用舊時代的雙面膠大法,而是完全要用快乾膠固定住胎皮。

超薄高硬度混碳組合胎


至於橡膠胎的寬度部分是沒個準的,就看你想怎麼玩了。大原則是車重、胎寬控制輪胎抓地力與轉向速度,抓地力影響齒比配置,齒比影響馬達效率。上述的一切,都要跟底盤特性做有效的配合。

磨好裝上車的狀態,螺絲記得要藏好保護軌道喔
手癢快去搞一組組合胎來試試,我們下課後再見嚕!